学生园地

您的位置: beat365 > 学生园地 > 正文
【语化春风】大学·梦想
来源: 作者:范苏月 发布人:姜雨杉 时间:2022-07-10 浏览:

前几天看了纪录片《大学》,对于一个终日在大学里面的工作的人来说,里面很多的场景与经历非常熟悉,虽然不属同一所校园,但很多相似的经历与感慨却是相同的。

记录片里记录了四位平凡的清华人,他们是刚考进清华的优秀学生严韫洲,即将从清华毕业并选择通过选调生回家乡基层工作的的博士生宋云天,从事天文学科的初到清华任教的归国青年学者蔡峥和在清华执教数十载的教授钱易。

清华大学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学府,记录片里的四位主人公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里面记录了初入大学新生的满怀期待与憧憬;授业解惑的老教师的谦逊与坚持;学成归来的赤子秉持科学精神的报国初心,还有即将奔向社会的有志青年在现实和理想中抉择后,最终选择投身基层的坚定决心。

进大学、守大学、来大学、离大学。纪录片的四位主人公从多个层面映射出大学校园的整体构成,更寓示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从院士到青年教师,从高考生到农村基层选调生,从国内到海外,某种程度上,这部纪录片也记录下了当下中国的时代的印记。

他们是中国高校平凡又伟大的一群人,说他们平凡,是因为他们和很多大学师生一样,面对的是上课、学习、讲课和就业。作为一名大一新生,严韫洲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参加军训、上课、考试,一样有很多学业上面的压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钱易先生生活简朴,每天按时走上讲台;作为一名新回国的青年教师,蔡峥一样进行试讲,备课,一样面对很多青年教师都面临的家庭压力;作为一名清华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一样的面对就业抉择的纠结和焦虑,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与彷徨。说他们不平凡,是因为他们曾为了清华的梦想多少年如一日的学习,是因为他们年过八十仍全程站立上课,是因为他们毅然放弃美国留校机会,励志回国建设我国的天文学科,是因为他们不忘清华校训,尽管身披光环,但仍愿意到家乡基层工作,为祖国发光发热。

当被人问起梦想是什么的时候,有些人会说,我的梦想是考上某某大学,他们以为考上大学就是他们的梦想,考上了,梦想便实现了。可殊不知,大学只是梦想的起点,大学不是伊甸园,大学是食堂、寝室、教室、图书馆的四点一线。于是这些人迷茫了,又不断的问自己,考上了大学,那我们还有梦想么?

我想,这个是进入大学后,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的问题,我们有梦想么?值得我们一生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纪录片里为学子授业解惑是钱易先生内心的选择,为国家的未来进行科学探索是蔡峥的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回报家乡则是宋云天为国家担当和奋斗使命。初入大学的严韫洲呢,我想他和所有进入大学的青年学子一样,充满干劲儿也充满彷徨。但大学是黎明的开启,智慧的开启,人文的开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意并不止于大学之实体,大学的生活和大学的校园,还指每个进入“大学”之人都应“穷理正心,修己治人”,都应“明德格物,博学笃行”,都应有国之大者胸襟和为社会担当的情怀。所有每一个“大学人”都想一想自己的梦想吧,并为之努力奋斗!

大学,为了梦想,加油!

版权所有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分享到:    

E-Mail:me@dlut.edu.cn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beat365
邮编:11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