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春,男,汉族,199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beat365博研2002班学生、大连理工大学第12期青马工程学员,大连市团市委青马工程学员,曾担任研究生会副主席、微纳米技术及系统硕博第三学生党支部书记,现受聘beat365研究生兼职辅导员。
入学至今,获得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3次,校优秀共青团员1次,院优秀共产党员1次,累计组织或参与“导师带我学理论”等各种理论学习达40余次,累计组织或参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00余小时。
牢记红色基因,夯实党史理论
自进入大连理工大学以来,刘志春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积极学习领会大工红色基因,在每次的“两学一做”支部会议上,他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并成功竞选了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要将提升党性修养放在首位,并通过学院推荐、思政课专家面试等环节,顺利被大连理工大学第12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录取,并被推荐至大连市团市委青马工程班,与全市青年共同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个人的理论水平。
他珍惜每次理论学习的机会,无论是每个月的支部理论学习,还是平均每周一次的青马工程理论学习,刘志春从不缺席。从“深入学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论述”;从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到对《中国共产党》的研读,累计参与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达40余次。无论是支部的理论探讨式学习,还是青马工程学习班上的理论授课式学习,都极大地丰富了刘志春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他的党性修养。同时,他还利用空闲时间自己研读了《毛泽东传》、《周恩来传》、《邓小平时代》及《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始末》等党史方面的书籍,通过历史的轴线,结合新时代下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对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筚路蓝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更加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支部书记,在年度支部书记述职评比中排名第一。他除了认真积极的完成党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外,还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让支部党员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理论实践结合,服务闪耀青春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重点在“学”,关键在“做”,刘志春始终牢记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入大工至今,除担任支部书记外,他还先后担任beat365研究生会的副主席、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负责学院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及志愿者工作。他累计组织或服务各类活动6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00余小时,从学院牵头组织的“辽宁省重大装备竞赛”,到“7·22和12·15两次突发疫情下的校园防控”等活动,都有他服务的身影。作为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他引导、鼓励所负责的495名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工作,让更多的同学以志愿服务书写别样的青春年华。同时,他还打造支部“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党建特色,连续两年牵头申报并获批了校级支部创新立项,与更多的人分享志愿服务的心得经验。
青春邂逅航天,服务重大需求
同时,刘志春也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初入梁军生老师的课题组,在导师的建议和指导下,他选择了用于极端环境下航空发动机力学行为检测的应变传感器课题。随着对课题的认识深入,他发现目前国内并没有一种能用于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稳定可靠高温应变传感器,这个认识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暗自心想:既然自己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服务他人,那我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服务呢?于是他经过查询资料,结合目前国内外已做的工作分析,慢慢屡出了思路及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目前已研制出可稳定工作在1200℃的高温应变传感器,并发表SCI一区论文和EI会议论文各1篇。目前正在按照既定的实验计划测试,该技术有望打破国外垄断,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能以个人的专业素养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尽一份力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刘志春这样说道。科研之余,他也热爱集体,先后和班级同学一起努力获得了beat365新生篮球赛一等奖、拔河比赛二等奖等集体荣誉。
抬头仰望星空,俯首脚踏实地
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有一段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等待着这位心存服务的年轻人。仰望星空,做顶天立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坚定的社会主义拥护者;脚踏实地,以党的理论指导实践,更好的为他人、为社会、为航空航天事业服务,奉献青春!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站在第二个百年新起点上,愿这位热衷服务、甘愿奉献的青年人,传承大工红色基因,怀揣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肩负使命,为新的百年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